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从山庄旁边流过,杨值芬从小就和小伙伴们在这条小河里摸鱼、嬉戏。这条小河,在她的记忆里承载了太多儿时的幸福时光。
所以,经过多年的闯荡,虽然她在上海有了自己的事业,但这种刻在骨子的记忆仍抹不去,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
2005年,带着摆脱贫困的梦想,杨值芬离开了向家坝镇水东上村,迈开了外出打工的第一步。离家时,她身上只有平时辛辛苦苦攒下的1000元钱。
她的第一站是上海,到目的地以后,面对繁华的都市,她感到无所适从,但生活容不得她慢慢适应,为了生存,她到一家服装店应聘导购员。
时间是最好的老师,一年的时间过去后,杨值芬已经融入了大都市的生活,在她身上,当初进城的胆怯已经消失了。
而且,经过一年的磨砺,她有了一定的服装销售经验,一个要自己创业的想法在她心里萌芽。
但此时,她身上没什么积蓄。
她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,终于筹集到10万元的启动资金。
有了启动资金后,她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铺面,开始经营属于自己的服装店。
刚创业的时候,她忙的天昏地暗,每天起早贪黑,苦苦经营,有时忙得顾不上吃饭。
每当累了的时候,她也曾想要放弃,但想到借来的10万元贷款,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。
苦心人,天不负。就这样,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经营后,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。
赚到钱后,她还清了贷款,又把店面扩大了一倍。
就这样,在上海经营几年的服装生意后,不但让她赚到了不少钱,而且也让她学到了经营和管理理念。
自己虽然富裕了,但家乡的印记却始终在杨值芬脑海里挥之不去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想法越加强烈。
之后,杨值芬转让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服装店,从上海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乡。
回到家乡后,她和一个好姐妹在水富县城共同经营一家超市,生意同样做得风生水起。
可是,每当杨值芬回到水东上村时,山清水秀的村庄和贫穷的父老乡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怎样才能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?怎么才能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?这些想法不停在她脑海闪现。
水东上村距离县城不远,而且这里青山环绕,溪水潺潺,自然条件得天独厚。
于是,杨值芬产生了回乡创办农业生态园的念头,她想要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。
她的这一想法,得到了向家坝镇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,并积极帮助她协调和流转土地。
在向家坝镇党委、政府的支持下,杨值芬成立了水富汇成农业有限公司,并邀约几个好朋友入股发展生态种植、养殖,打造一个集观光、休闲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。
通过土地流转,村里有130余户农户受益,涉及到500多人。
同时,土地流转之后,村里有30余人长期在公司务工,不仅使群众有了租地收入,还有了稳定的务工收入,她每年支付给农户土地租金就达到30余万元。
目前,水富汇成农业有限公司已建成纯粮酿酒厂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、水蜜桃、茵红李、葡萄等种养殖产业。
更为关键的是,这些产业之间已经实现了生态循环经济的目标。
公司用优质的粮食和优质的山泉酿造白酒,用酒糟制作成牛、猪、鸡、鸭、鱼等饲料,通过化粪池等方式将养殖动物的粪便用于制作沼气和农家肥,并将养殖、种植等繁育技术无偿提供给周边农户。
通过这样的方式,公司实现了餐饮业、旅游业、休闲业之间循环发展,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,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。
在公司产业的带动下,村民的生活正逐步走向富裕,村民出去赶集也舍得买一些贵重的物品了,看到村民生活发生了改变,杨值芬露出了满意的微笑。
不过,在杨值芬眼里,今天取得的成绩,来源于向家坝镇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。
她刚创业的时候,由于资金不足,通往山庄只是修了一条简易的毛路。
时隔不久,向家坝镇党委、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调研时发现了这个问题,向家坝党委、政府立即做出行动,由党委、政府出资帮她进行路面硬化。
“她们抱着满腔热情回来,而且都是为了家乡的发展做贡献,只有她们的创业计划成功了,我们的任务才算完成。”向家坝镇镇长杨万春说。
向家坝镇工会主席唐佳旭也说:“工会是职工群众的‘娘家人’,我们不帮她们,谁来帮他们?”
在党委、政府的关心下,杨值芬的创业劲头越来越足。
时代风采杂志社:何家票 /文
责任编辑:曾汝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