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,若遇上春风,则换上了嫩绿的新装;若沐浴夏雨,就变成了葱郁的模样;若披上冬雪,就着上了素裹的银装。山在变,山亦不变,变的是颜色,不变的是初心。
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”只是杜甫眼中的国家。处于唐由盛转衰时期的杜甫,始终用自己的初心去与时代进行抗争。他虽未实现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伟大抱负,反而过上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瘦”的日子。时代瞬息万变,致使杜甫生活漂泊,穷困潦倒。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他心中依旧保留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。时代的变迁压倒了他,同时也成就了他,在国破家亡之时,愤然写下“三吏三别”,鼓励广大青年参军保卫国家。他以自己的爱国之心来应对时代无情的变迁。
“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”只是鲁迅先生对国民的哀告。国民的麻木,国家的处境,并不仅仅是人民身体的残缺,而是人民精神上的软弱,所以他弃医从文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他总是用那犀利的语言去抨击着社会中的种种不要合理,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。他用他的笔,刺穿了多少人的心脏,刺醒了多少沉睡的人。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写照。社会的变迁只不过能使人们身体遭受困苦,然而内心的万变才是致命一击。
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这是文天祥不畏生死的爱国情;“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这是曹操胸怀天下的爱国之情;“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”这是陆游忘乎所有的爱国情。同样经历着时代的变化,同样身处困顿,同样表达着大无畏的爱国情。他们以浓浓爱国之情去应对着时代的变迁。
古往今来,有着太多太多的文字,在诉说着各种各样的变与不变的问题,变的是形态,不变的是心态,以不变应万变,则是破题之关键。
作者:杨雅云
责任编辑:严丽
审核:曾汝先